2)第138章 薛国观的馊主意_开个飞机去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题,下面的群臣又像是吃了哑巴药似得。不说话了。

  皇帝气得没办法,自己退出大殿,来到殿后的偏殿休息,而这个时候,薛国观入内密奏,说是有解决军饷的办法,可是只能密奏。

  皇帝宣薛国观偏殿相见,亲自将他迎接到座位上,问道:“薛爱卿有何良法可解朕之急难”

  薛国观俯首顿拜,说道:“当今国库空虚,可是那些世代受大明恩惠的王公贵族,特别是勋贵之后,哪个不是腰缠万贯富可敌国,可如今国难当头,竟无一人慷慨为国,是在可恨”

  “薛爱卿的意思是”崇祯疑惑的看着他。

  “借助”薛国观说道:“让那些有钱的家伙把银子拿出来,朝廷也不亏待他们,就按照借贷的方式,等辽东战事平定,明年税收收上来以后,再行偿还,如此,眼下之急可解矣”

  “可是”皇帝想了想,又摇了摇头,说道:“不妥”

  当然不妥,堂堂一个皇帝,穷到向底下的大臣借贷,传出去名声自然不好。

  薛国观当然明白皇帝的意思,微微一笑,说道:“陛下不必担忧,那些外臣,由臣代劳去说,至于那些皇亲国戚,恐怕还得陛下您亲自下旨”

  崇祯依旧摇头表示不同意。

  然而,薛国观又道:“辽东之事最急,耽误不得”

  意思是现在脸面啊节操啊神马的都可以不要了,只要保住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保住祖宗的坟茔就可以了,不然人家皇太极打到你的脸上来,你毛线都没有了信不信

  听了薛国观这么说,崇祯终于才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接下来的“借助”就开始了。

  薛国观这货是内阁首辅,堂堂的朝廷第一人,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外臣中威信虽然不怎么样,可是只要搬出一个臣子为国的大义理由,那当官的不管是多是少,哪怕家里只有三两银子,也得交出二两不是么

  不过,大多数都是敷衍了事的。

  比如姜逢元,贵为吏部尚书,有名的富翁,可是到了借助的时候,竟然只拿出来一百两银子,还说这些银子是他平日里省吃俭用节俭下来的。

  骗鬼去吧。

  别说这些人不忠君爱国,可是现在这种情况下,便是有心想要多捐一些,也不能啊,要不然就会变成握在别人手中的把柄,贪污受贿的证据。

  所以,薛国观虽然去外臣那边“借助”,可是借助过来的并不多,统共不到十万两银子,这些钱往辽东那个大坑里一放,瞬间就变成水,连一成也不够。

  但是不管怎么说,薛国观的任务算是完成了,阻力也不算特别大。

  可是崇祯皇帝的任务就不那么容易完成了。

  虽然他贵为皇帝,听上去比较吊,可是他要钱的对象一样也很吊。

  比如他找到了自己家的小舅子要钱,小舅子前脚跟刚刚答应出钱,后脚跟就跑到自己的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