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六章 率土之滨_王国的建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他们警告,如果再犯,下场就是死刑。这种自发执行的惩戒,让定城的假丞非常无奈,按理应该由他来执行处决,可是定城人总是没什么耐心,不等唐人官员到来,就把人给弄死了,唐人官员只能指着尸首告诫流民不得再犯。流民被惊吓过后,很快也就规矩起来,虽然时常担心断粮,可是每隔十天,各寨的头人一定会带回粮食,对于粮食的恐慌也就逐渐消弭了。

  定城之外有三条土道。

  北道经磨坊寨,止于林莽;西道经骑儿寨,止于沼泽;东道经猎儿寨,止于密林。

  定城南部依托高山,地势陡峭,没有修筑大道,只是在山下有草屋散布,许多寡居的女人聚集在这里。她们白天会进定城木墙内,挨家挨户地找人要到破衣裳,过几天缝补好了再送回来换取食物。她们中有细线匠的遗孀,只要有麻草或者绒毛,就能很快制出均匀而结实的长线,只是针头不好弄到,只能拜托猎户送来质地坚硬的野兽牙骨,仔细打磨之后充作针只。一盒唐人的大铁针,在定城是非常抢手的货物。许多看上了寡妇的定城人,会费尽心机地弄到一盒针,捧着针盒去讨好心仪的补衣女。

  各寨多依旧聚落形成,不过核心地带已经变成唐人的大屋了。

  在大屋周围,围聚着许多草木屋,绳索匠、木匠、农人混居其中。

  各寨中已经能听闻鸡犬之声。鸡只大多来自托利亚山区,那是韩云派人送来的十二笼布尔萨花尾鸡。这种花尾鸡野得很,爪子很有力,每天四处刨土啄食地下的虫子,下得蛋油水很足。古河人虽然和唐人断盟,却时常有古河居民前来贸易,他们带来了产毛的尼塔羊和古河的草原猎犬。这两种畜生要价不菲,好在定城与世隔绝,钱币多有积累又无处可用,居民掏钱购买这些畜生时并不吝啬。

  有些孩子很顽皮,他们和古河猎犬混熟了之后,就会带着狗去轰赶花尾鸡。花尾鸡受了惊吓,往往几天不下蛋。这个时候,孩子们的家长就会请出家法――赶牛的藤条—――打得孩子浑身掉灰,恨不得把孩子打进土里去。

  孩子被打的时候,古河猎犬会端坐一旁,风轻云淡地看着小主人遭殃。

  定城人是舍不得打狗的,这些狗极为凶悍、矫健,自己会找吃的,还会猎取野物拖回家中,它们一旦认了主人就极为忠诚,在森林之中带着古河猎犬,很让人心安。

  定城的归义人很多,这主要归功于陈粟。

  在危难之中,很容易见到一支军队的真面目。

  陈粟的郎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在流民的视野中的。从一开始,唐人的郎队如同牧羊的猎犬,虽然带着流民四处就食,但却得不到流民的信任。信任不是说些漂亮的话语就能带来的,这种信任是唐军一点点赢得的: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