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章 李建昆_重生:我的80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绿皮大卡,也不存在交通指挥岗,倒是县城中心的转盘处,有座架起来三米高的治安岗哨。

  里头穿白色制服的,可不是海军。

  脚下不停,李建昆来到和某人约好的汇合点——

  县供销总社。

  俩货今儿从学校出来,计划找样特重要的东西。

  但主要得靠还未现身的那位。

  李建昆也就打个酱油,猜到那玩意市面上早绝迹了。

  至于什么东西,供销社门外的大喇叭,已经揭开谜底:

  “……今年,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进行了重大改革,凡是符合招生条件的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的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可自愿报名……”

  现在是1977年,11月初。

  没有任何新闻比这更重要。

  阔别十年的高考重新恢复,既振奋,也仓促,距离考试只剩一个多月。

  而李建昆这个应届高中毕业生,却连一本复习资料都还没有。

  ——

  在苏式的县供销总社屋檐下,蹲了大约半小时。

  小伙伴总算现身。

  一辆能有七成新的二八大杠,既没骑出追风浪子的潇洒,也没有遇见漂亮姑娘故意按铃的骚气。

  结果显而易见。

  “建昆,没了!

  “我这个叔说,家里本来是有几本老书的,可半个月前就被人借走了。”

  李建昆身边,多了个垂头丧气的家伙。

  他这副模样,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自己也没复习资料,而是没能替李建昆搞到手。

  本来他压根没打算考,纯粹是被李建昆撺掇的。

  不然以他爸干了两家社队企业的人脉关系,当初风声刚起时就行动,问题不大。

  这不李建昆没赶上趟么。

  白白净净的小伙子姓王,有一个非主流名字,叫“山河”。

  为啥这么说呢?

  这名字放在农村来说,太大了。

  你但凡叫“江河”都还成,那只能代表水,山河是啥概念?

  那是江山、天下!

  但很显然,这小子镇得住。说来他不信,李建昆一直觉得王山河有大智慧,大智若愚。

  一个人不争不抢,很多东西有也行,没有也罢,可最后什么都有了。

  你能说这样的人不聪明吗?

  俩货从小在一个村里长大,后面王爸搞起社队企业,名义上为干活方便,才举家搬到镇上。

  王山河停好自行车,愁眉苦脸说:

  “建昆,说真话,我还是不信哪,就咱俩这点水平,哪怕搞到复习资料,硬啃一个月就能有戏?这么简单?”

  李建昆心说伱说你,可别带上我啊,哥们好歹多混了几十年好伐。

  话说回来,如果是前世这会,那肚子里也确实没几两墨。

  他想学,人还不教呢。

  就说他们学校吧,通常一天的安排,上午读报纸,下午参加集体劳动,然后就天黑黑了,睡觉觉。

  学个锤子!

  李建昆继续怂恿,这小子前世真没考,谁知道什么结果。

  “你以为呢,大家不都这点复习时间吗,我跟你讲,题目肯定不会太难,上面现在要培养人才,懂么?敢考就有戏。”

  岂止是不难。

  日后网络时代,有人晒出1977年各地的高考试卷,一摞人不禁泪流满面,感慨:

  “原来清北也曾如此平易近人,但凡让我回去……”

  回你奶奶个腿!

  也不考虑时代背景和教育特征,看不起你爹那辈儿是不?

  诶~不过,哥们还真回了。

  你说气人不?

  键盘侠们大抵是吃撑了,卖力分析这些试卷,得出的综合评定是:

  理科,初一初二水准。

  文科,除数学外,小学水准。

  数学,这是个爹啊!

  李建昆自然柿子挑软的捏,准备考文科,几十年的人生阅历,和对大环境的了如指掌,让他对语、政、地史三门,都有信心。

  但初中数学,他搞不定……

  容我捂个脸。

  数学是大科,整整100分哪。

  丢不起。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