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章 ‘做香肠’_回档之199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另一方面,这个上午,摄影机内,只有主持人和苏杭以及部分亲人邻里,摄影机外,无论是苏家的院子,还是门外的小巷,到处都是人,有看热闹的街坊,有市政府的陪同,有央视的工作人员,还有本地的各式媒体。

  毕竟央视啊!

  何况……这次的采访,虽然核心是某个少年,但与河元上上下下都有着密切的关联。

  于是,上午的阵仗,反而是接下来几天最小的一个。

  下午就到了河元市图书馆。

  地点是苏杭提议,钟长林与市政府沟通之后,也达成一致,简单来说,是一次‘重演’的捐赠仪式,博艺出版社向河元市各所学校捐赠《数不清的流年》总计1000本。

  这件事其实已经做过。

  不过,‘做香肠’嘛,类似的重演,圈子里也司空见惯。

  既然决定了这次采访,少年作家的第一部小说合集《数不清的流年》是个绕不开的话题,这边提出,央视也乐得配合。

  第二天是10月1日。

  国庆。

  今天拍摄的内容也是这次的重点之一,‘送戏下乡’。

  很巧,桑河酒厂的巡演正好到了苏氏的老家,位于河元以南中岳山脚地带的东麓镇。

  苏杭当初构思的封闭式巡演,就是因为记起东麓镇上的电影院。这在中原地区可谓普遍,上到城市下到乡镇,很多地方早些年都统一建造过类似的影院剧场,通常一两千人的容量,用途也广泛,能放电影,能开会,也能唱大戏。

  河元市区到东麓镇有五十多里路程,一行车队早早出发,抵达时也已经是上午的九点多钟。

  颠簸一路,到了地方,大家不得不短暂休整,才赶往镇上的电影院。

  这边也提前做了大量的准备。

  周围不仅有‘送戏下乡’的横幅,还有诸如‘欢度国庆’之类的标语。

  苏杭与摄制组穿过大批民警维持下秩序井然的等待百姓,提前一天过来布置的市里领导和郑春等人迎上,一番沟通,决定先开演。

  再不开就中午了。

  今天这一场是《花木兰》。

  招呼过,提前选定的群众开始有序入场,央视团队上前拍摄素材。

  苏杭短暂空闲,走向郑春,示意周边数量并不太多的横幅标语:“有些冷清啊,我记得还有两个大气球呢?”

  “都撤了,领导说不够庄重,等拍完了咱再随便搞,”眼袋更明显情绪却亢奋的郑春说着话,摸了摸口袋,明显要掏烟,又连忙放开,指了指影院入口的海报:“不管其他,这次只要能把桑河酒业的名字拍进去,我就大赚,上次那《青年日报》……折腾我一天,什么都没有。”

  “怎么没有,”苏杭示意不远处的采访团队:“这不是来了嘛。”

  “嗯,也是,”郑春点着头,又看向一派祥和的人群:“你不知道,这段时间,唉,要是一直有今天这状态,该多好,我经常都提心吊胆的,怕有老人家被挤了摔了。”

  “那就多派些人。”

  “花钱啊,”郑春下意识摇头,又笑道:“不过,以后能好点,这次报道出去,再到其他乡镇,地方上的配合能积极一些,市里也说了,会给我更多支持。”

  苏杭道:“郑叔,我觉得,你现在该考虑的已经不是这些,而是扩产的问题。”

  “想到了,怎么能想不到呢,”郑春脸上的喜色一闪而过,很快又是担忧:“不过,小杭,叔现在有些担心啊,你这法子,央视一报道,远的不说,如果周围县市,大家都跟着学,那可怎么办?”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