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65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种地?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海洋监视系统这种狠活,常浩南自然是要积极参与的。

  不过他并没有马上给出同意的答复。

  毕竟,海洋一号对外肯定还是一颗属于国家海洋局的民用卫星。

  所以卫星上其它设备获取到的数据,也需要一并给处理了。

  不过这样一来,计算压力就会相当大。

  要知道,之前他用超算处理那张图,还花了一个晚上加一个上午的时间呢。

  尽管海洋监测卫星的单次成像面积不会像资源二号01一样高达恐怖的上百万平方公里,但对于性能可怜的星载计算机来说,仍然会是个巨大的负担。

  组织了一下语言之后,常浩南向栾文杰提出了自己的顾虑:

  “栾局长,上次在檀州测控站的时候你也看到了,数据提取和降维过程的计算相当复杂,而且其中还有相当的黑盒部分。”

  “据我所知,卫星上面搭载的计算机,由于要考虑能耗和防辐射的问题,性能跟普通商用机相比可能还要差一些?”

  栾文杰也果断认可了常浩南的说法:

  “确实,星载计算机的性能这块,短时间内确实提不上去,至少不可能跟地上的超算比。”

  不过,紧接着,他又话锋一转:

  “所以我们这颗海洋一号A星还是以技术验证为主,只要能在卫星端处理一部分,保证时效性相比资源系列卫星有提升就可以,并不刻意追求具体的指标数据。”

  有这句话,常浩南就放心了。

  他上一世毕竟没怎么跨过界,对航天领域的了解基本仅限于公开部分,以及少数跟同行交流过程中得到的信息,并不能像老本行那样摸清楚某项技术具体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但提高卫星端运算能力,尽可能降低地面站压力,这个大趋势肯定是没错的。

  否则,无论地面站的数据处理速度有多快,它与真正需要用到遥感信息的终端——比如远洋打击编队或者科学考察单位之间,都还要再经过一次甚至多次数据传输流程。

  就很难做到实时或准实时侦察。

  “那没问题。”

  常浩南点了点头:

  “不过我后面两三個月可能主要时间会待在盛京,最快也要等到今年年底12月份再参与到你们那边的项目来。”

  “是太行项目要定型了吧?”

  办公桌后面的丁高恒突然插进来问道。

  在总装备部成立,以及五大军工总公司集团化改制之后,设计定型流程的行政审批权就逐渐从科工委转移到了前者手里。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装备工业司成立之后对机械工业带来的显著带动作用,国家正在考虑逐渐去除国防科工委的军事化色彩。

  比如最近新调任的副主任张洪飚,以及据传马上要升任副主任的栾文杰,都是没有军籍的。

  “对,预计9月末开始国家鉴定,年底前设计定型。”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