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90章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下)_大魏能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犹如一条蛟龙狂舞,看的人眼花缭乱,且有阵阵诗赋吟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皓月当空、群星璀璨,英雄执剑、美人伴舞,且有千古名篇吟唱,一字一句都饱含深情,看的人目不转睛,听的人如痴如醉,不禁随之重唱起来……

  凭心而论,与曹操的《短歌行》相比,这首《水调歌头》文辞忧伤,气魄略有不足,原因就在作者身上,前者是乱世奸雄,执掌天下的权相;后者为落魄文人,在岭南做个小官员,岂能相提并论呢?

  不过吗,萧逸是个高明抄袭者,以手中宝剑助威势、以妩媚女兵添柔情,剑、酒、舞、赋一番组合之下,弥补了原文的不足,意境更胜数倍呢,众人无不拍手称赞,而感悟却各有不同:

  有人听出了思念之情,大军南征一载有余了,将士们冲锋陷阵、血染黄沙,身心也是疲惫不堪,谁不思念家乡,谁不思念亲人?

  有人听出了无奈之意,人在朝堂、身不由己,的确高处不胜寒,别看今天高官得坐、骏马得骑,也许明天就身首异处了,权贵灭门者不计其数呀!

  曹操端坐主位、双目微闭,身为一名诗人,他对文字非常敏感,也听出可更多的滋味:思念、悲伤、无奈……以及深深的孤独!

  很多人想做天下共主,却不知天下共主还有一个称呼:‘孤家寡人’,要想执掌天下,必须心如铁石,舍弃友情、舍弃爱情,甚至舍弃亲情,这种滋味曹操品尝过了,萧逸则在品尝之中!

  奸雄想要的答案,也在这首诗赋中找到了,就是倒数两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同样的:国有兴衰治乱,世有古往今来,一切都要顺应潮流!

  萧逸以此暗示:如果曹家一统天下,顺利取代汉室,而且子孙贤明、治国有方,自己就会安份守己,做一位大魏的忠臣,这是顺应天下大势!

  相反的,如果南征之战失败,曹家子孙又昏庸无能,无法执掌统一天下的旗帜,萧逸就会取而代之,做大魏朝的权臣,这也是顺应天下大势!

  因为一个无能的治权,早晚会被人取代的,就算萧逸不下手,别人也会下手的,就像现在的魏公国,逐渐取代辅助的汉王朝,这不是个人意志,而是天下人心!

  曹操身为奸雄,自然明白这个道理,至于是否接受这个答案,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起码看向萧逸的目光,变得柔和了许多,荒野独行之人,谁不想有个伙伴呢?

  一曲吟唱结束,萧逸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