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九章 热闹的古玩夜市_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天也黑了。

  “去火车站。”

  一吃完,走出店门直奔火车站。

  不是要去赶火车,NY市-政-府这会还是挺开明的,在火车站广场弄了个玉器、古玩夜市,两人就是要去那里淘淘宝。

  张楠上辈子第一次来南阳是坐火车,那是九十年代,一出火车站就被这熙熙攘攘的夜市吸引住了——灯火通明、人流如梭,东西更是五花八门、玲琅满目。

  而这个夜市是80年代就有的,就不知道现在摊位多不多。

  两人走路当散步消食,没多久就到火车站。

  说是广场,其实也不大,火车站大楼也挺小,比20年后的南阳火车站可没法比。不过人一点也不少:广场上已经摆起一排排的摊位,头顶全是各种乱七八糟的电线。

  “这里的东西没那些国营商店的好。”

  随意看了看,在一个摊位前,关兴权指着摊位里的那些镯子、摆件说道。

  剡县方言,摊主听不懂,不然非得恼火不可!

  看不上人家的东西,说人家货次可不地道。

  “你以为下午买的是东西是地摊货?好矿、好原石这会都在国营厂子手里控制着,个体户也就吃点零碎。”

  这边一说完,张楠操着口普通话,对眼前这个30余岁的摊主道:“老板,有没有老玉器?”

  摊主早就注意到这两个操着口南方方言的大个子,感觉是两只肥羊。

  “有,当然有!”

  说这从摊位下面的一个包里取出个小纸包。

  “战国的玉斧,礼器,绝对少见!”

  说得还挺自豪。

  这是个连柄有个十几公分长的白色小玉斧,灯光下还带着点土沁,玉质似乎是因为在土里埋得时间太长,稍嫌干涩。

  不过张楠没接,而是笑着摇头道:“老板,商代的东西咱买不起。”

  一听张楠这么一说,摊主脸色稍显尴尬的笑了笑。

  “老板讲究!”说着将玉斧收了起来,也没生气。

  讲究,那是因为张楠没开口就说他拿出来的东西不对。

  这哪是什么肥羊?行家!

  因为关兴权不懂张楠话里的潜台词,张楠主动用方言和他说:“这种款式的玉斧是仿制博物馆里的商代玉斧,造型上还加了点艺术创造。

  做好后用火烤热,一下子放进冷水里,看上去就干涩死白。再用黄土合着胶水一处理,就像刚挖出来的样子。”

  其实张楠看到那玉斧时还感觉挺亲切的,这玩样90年代那会是批量生产,各种大小都有、造型别致,他见过多次,没想到这会就有了。

  “老板,江南人?”

  买卖不成,这摊主也不以为意,反而来套套近乎。

  “嗯,江南人。”说着递了根烟给对方。

  摊主接过香烟,“两位是要老玉器,还是?”

  这是套话了:这样的行家来夜市地摊,显然不是来买新玉器的。

  “都看看。”

  张楠也没说死。

  “两位,里边说话。”

  摊主说着搬出两张小折叠椅,放在摊位里侧。

  张楠两人也不客气,绕到里面坐下。

  看来摊主应该有点真家伙,不然不会让两人到里边聊:刚才隔着个摊位,要真是好东西递来递去目标太大,一个不留神引起围观就不好了。

  “我手头老玉器还真没好的,不过昨天淘了两面青铜镜,好东西,两位要不看看?”

  看到摊主稍显神秘的样子,张楠笑着道:“拿出来吧,老板,见过哪个能讲江南方言的警察到你们这来钓鱼的?”

  “哈哈!”这下摊主也笑了:江南客商见过不少,那里十里不同音,一口子方言就像天书一样,外人没个几十年根本学不会!还真没见过江南省的警察来这办案,这下放心了。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