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35章 世界唯二_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担任战争中的运输和作战任务。

  无论美式还是德式,都是前方用车轮,后方则是履带推进部分,实际使用时基本上作为履带式车辆的辅助,谁让它们的越野能力要强于轮式车辆。

  可问题来了!

  虽说这种特别车辆的设计本意是取轮式、履带式的两家之长,结果也不可避免的继承了两种行走系统的缺点——半履带式装甲车的公路速度不如轮式车辆,越野能力又不如坦克,两种行走系统还导致结构复杂、保养困难,就连维修也要准备两套工具。

  二战后这类车辆很快就被淘汰,直到70年代,20多年间也只有英国、伊朗和智利新研制过半履带车。

  至于二战后还大规模使用半履带式装甲车的,就只有个以色列——话说前两次中东战争使用的武器装备挺有意思,德国的四号坦克、追猎者有,另一边像美国造的M4谢尔曼也不少。

  二战结束了,但两边造的武器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东,继续在中东大打出手过。

  张楠上辈子那会,电视上居然还能看到二战时期德国制造的150毫米重型榴弹炮和四号坦克在中东国家的内战中参战,看得不少网友大呼:“别打了,这些老古董该进博物馆里当宝贝!”

  不过这会张楠不可能去关心中东战争的老古董,倒是又往后头看了几眼差不多都被“强虎”挡住的那几辆半履带式自行高射炮。

  “德国人这自行高射炮型号都这么多,这后勤够惨。”

  听到老板的话,比马克那个军迷还了解苏德战争的约瑟夫终于开口道:“德国佬这也是给逼的...”

  1943年,苏德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曾经横扫欧洲大陆的德军装甲集群锐气已远不如前,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已经缓过气来的苏联红军。

  那时候的德军装甲集群,除了要面对苏军地面装甲部队优势数量、漫山遍野而来的“T34冲击”、“装甲洪流”之外,还要遭到来自空中以伊尔-2为代表的苏军强击机群和前线轰炸机群的狂轰乱炸。

  据留下来的德军文献记载,仅在1942年一年,德军在东线就消耗了780万发20毫米高射炮弹,40万发37毫米高射炮弹和大约103万发88毫米高射炮弹。

  防空变得极其重要,要是防空力量不足,苏联空军的“黑色死神”分分钟就能叫德国佬做人!

  那时候苏联随着大批新型战斗机装备部队,苏联空军飞行员的技战术也在残酷的战争中经过大浪淘沙、越来越精湛,曾经藐视一切的德国空军也陷入了和苏联空军争夺战场制空权的拉锯战。

  空军常常自顾不暇,德国陆军只能自食其力,想尽一切办法来保护自己头顶上的天空、保住脑袋。

  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德国陆军认为此前利用I号坦克、各型号半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