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二章:大学生涯_从人世间开始穿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俩个小伙伴还算比较争气,孙赶超上了吉春机电学院,肖国庆上了吉春工农机械学院,都是专科。

  得益于早几年的夜校,加上一点运气,还算不错。

  也得益于提前换了工作,家里的经济条件大大改善,上学还能撑得住。而且两家人都知道能上大学了,那都是极力支持,因为家人都知道,读书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至于大嫂郝冬梅,也如愿的考上了吉春医学院,带着孩子周瑛回了吉春。

  周蓉还是如愿的考进了京大,成了别人家的孩子,带着冯玥和冯化成去了北京,但是日子过的比较紧张罢了,得知这个情况,周母和周父商量,拿出了自己一部分的积蓄支援给了周蓉他们,对于这样的事情周秉昆也没有说什么,一码归一码吧,父母有这个心,自己的心态还是要端正。

  大嫂回了吉春,带着周瑛住在周家。

  周瑛的年纪也就比周松大了一岁,两个人以后上学还能做个伴。对于大嫂郝冬梅的归家家里人都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高兴。

  周父和周母就更不用说了,上了年纪的人都希望家里热热闹闹的,人越多越好。再说孙女周瑛一直也没有加家里生活过,现在有机会和爷爷奶奶相处,二老都挺高兴的。

  周秉昆也觉得挺好,大哥在军队中发展,以后也能成为家里的一个助力。大嫂学医也好。大嫂这个人也是不错的,很多事情也能为家人考虑。

  周秉昆家里距离江辽大学也不算远,其实完全可以住在家里,但是自己还是在学校办了住宿,因为不能仅是为了学习,大学就是另外一个社会,在里面也能结识到有能力的人,所以周秉昆平时也就周末的时候在家里住,平时都是住校的。

  周秉昆的所在的外语系今年录取的人也不是很多,因为中断的十年中有太多的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办法接受继续教育,导致自己的课业全部荒废了,所以今年外语系的录取人数也不过124人,其中英语的只有46人,也就刚够一个班的。

  周秉昆同寝室的同学有6人,年龄最小的19岁,最大的竟然有38岁了。

  在没有去报道以前周秉昆心里也想过这样的问题,还以为自己的年纪都算是表大的了,结果还是超过自己的预料。

  这位38岁的仁兄来自河北,叫刘璋仁。可能是因为年龄年长几岁,所以气质沉稳,话不多。在来读书之前在河北的一个中学教书,不仅教书还是校长。

  在得知自己被录取后其实刘老师还是犹豫了很久的,因为自己身上的责任,也因为自己年龄。

  但是他父亲说的话点醒了他,‘你自己都不努力学习咋个给这些娃娃做好榜样?’刘老师收拾心情和学生们告别,最终还是踏上了江辽大学的土地。

  大家在聊天的过程中,刘老师就说了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