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八章 滁州军的礼_红楼之开国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谢贤拿起那两张纸,却是一顿。

  薄薄的两张纸上,是两种军粮的做法。

  谢贤神色复杂。

  滁州军什么意思?

  警告之后又示好?

  ……

  楼船上,船头舱。

  善明打开礼盒,查看了里头的两个口袋与两张纸,半响无语。

  这是军粮的配方。

  滁州军的兵卒已经吃上稻米与面?

  这几日他们所见所闻,都是滁州军的强大富庶,却没有想到会富裕到这个样子。

  亳州先是经历旱灾绝收,又经历朝廷平叛军扫荡,百姓逃散,农田荒废了不少,如今兵卒粗粮都只能五分饱。

  之前亳州还从楚军购粮,可如今……

  只能说聪明人想多了。

  如今这年景,粮食金贵,哪里有那么多的稻米与麦子?

  滁州军的军粮,大多还是用的是杂米与杂面,纯稻米、细面做的有数。

  今日是“回礼”,总要将好看齐整的露出来,倒是引得善明误会。

  金陵这是何意?

  这是有卖粮之意?

  至于白给,善明没有发那个白日梦。

  一个虚名,又有什么?

  滁州军上次派使者到亳州,还恭恭敬敬,客客气气。

  可这次见到他,却是态度寻常。

  对于“圣旨”,也是站着接。

  这应是恼了。

  想着九月时的封号,霍五占据两州,是“滁州、和州都督”;柳盛只剩下一县之地,却是给了“淮南大元帅”。

  如此厚此薄彼,如何能让人心服?

  幸好这次没有犯蠢,在封号上弄巧,否则以金陵诸人对亳州的态度,拒不接旨也不无可能。

  ……

  隔壁舱室,徒三也打开了礼盒。

  看完两个口袋,徒三重重叹了口气。

  这是个是好东西,是他们行军时的好助力。

  其中好处,是徒三在滁山亲见的,郑季他们也念叨了好几次。

  又承了姐夫一个人情了。

  ……

  随着宾客离开,金陵城一下子安静下来。

  大军没有再次开拔。

  太平府、金陵府两地的征兵已经进入尾声。

  十五万新兵,入了金陵大营。

  镇江府的征兵,也在缓缓展开。

  六个织厂,数千熟练的织工三班倒,缝制棉衣。

  金陵府六县,四十五岁至六十岁的成丁,都开始轮班执丁役,修缮道路。

  水师驻地,火器营也开始开始有了雏形。

  ……

  太尉府,大堂。

  霍五、马寨主、薛彪、杜老八、冯和尚、水进、于都统都在,还有林师爷与霍宝。

  林师爷是十月二十六正日赶回来的。

  宋林暂时调到扬州坐镇。

  金陵知府衙门那边事务,暂时有金陵同知暂代。

  之前一直以为蕲春使者会在婚礼之前赶到金陵,结果却是出人意料,至今无人出面。

  没有动静,接下来可能就是大动静。

  这不是滁州军上下所期望看到的。

  就算双方是敌非友,可眼下还不到对决的时候。

  否则彼此消耗,欢喜的只会是朝廷。

  “蕲春一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