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七十九章 势危实安_三国之献帝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绝不可使其过郿县一步。”黄门侍郎射援是皇甫嵩的女婿,如今丈人危难,他于公于私都该出言为其回护一二:“马腾虽叛,但好在关中兵马未损,实力尚在,稍有小挫,局势仍有收拾的余地。”

  “皇甫嵩坏我朝廷大事,当严惩!”另一边,黄门侍郎种辑义正言辞的表明了观点,接着又道:“只是关中诸将,论行兵布阵、威望卓著、能服众将者,唯皇甫嵩一人而已。如今大军远在河北,千里难济,与其换将置帅,莫不如使其戴罪再战,以激其奋。”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那一方、或是出于什么目的,举动都是在尽力想办法挽回损失。皇帝看到这里,感慨于彼等的同仇敌忾,心里头的恼恨也不由少了许多。他知道这些人依然支持战败的皇甫嵩,原因左不过就那几个,一是除开皇甫嵩,关中的确没有合适的替代人选,而关东的兵马一时又难以解决燃眉之急;二是若不力保皇甫嵩,那么才消停下去的董承又会站出来——如果不出意外,董承弹劾皇甫嵩并为自己请命的奏疏已经跟着送到皇帝案头了。

  他们对皇甫嵩力挺的态度,正好与前些日子,看待同样战败的刘虞的沉默态度相反。

  “刘公不知兵事,虽在幽州被晚辈欺负,但能做到如今这地步,倒也难为他了。”皇帝将奏疏犹如千斤石一样缓缓放下,他吁了口气,面色并不算有多凝重焦急:“只是与其相比皇甫嵩军中宿将,成名已久,居然也会损兵折将实在让人始料未及。”

  “陛下……”

  “陛下……”麾下众人纷纷开口,尽是都在劝皇帝让皇甫嵩戴罪立功,不要轻易临阵易帅。

  皇帝最终也叹息道:“皇甫嵩不得不罚,但念在时下为用人之际,彼为朝廷出力建功甚巨,特许戴罪立功,仅削减封户食邑,以儆效尤。只劝他能知耻近乎勇,奋威破敌,莫要在老了又失了晚节。”

  射援大松了口气,感激的跪伏拜谢,道:“陛下睿鉴!”

  “如今虽不改前命,仍托付皇甫嵩督关中军事,然此战关系紧要,我大军远在河北,却不得作壁上观,无动于衷。”皇帝移步走至席榻上坐下,垂眸看向射援:“此番由你回关中传诏,将我的意思一字不漏的传达下去,激励彼等奋命……暂时先下去吧。”

  说到这里,皇帝摆手让众人都退了下去,根据惯例留下了荀攸、贾诩两个心腹,这一次由于要讨论的是极机密的事务,就连往日被获准旁听的诸葛亮都没被留下。

  “廉颇老矣,兴许是与身边年轻人待久了,行事竟有几分年轻时的胆魄。想请君入瓮,一举解决羌患,这样的手笔,若是旁人我或许不信,但他却不一样。”事已至此,皇帝再如何担忧也只能放在心底,毕竟这样剑走偏锋的法子当初他不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