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动_三国之献帝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覆朝廷、危害社稷。”皇帝无不感慨:“李傕等人十万叛军将至,朝中不知有多少人蠢蠢欲动、三心二意,也不知有多少人是董卓余党、如尹忠这般心怀不轨!”

  见杨彪几人在自己旁边毫不避讳,法正虽在心里早有猜测,但甫一听到朝臣勾结黄巾贼的事情属实时还是震惊不已。

  皇帝既然在众多秘书郎里唯独选择留下法正,显然是期望于他能提出些什么有用的见地。

  法正再如何也不能让皇帝失望,在一旁认真的分析、绞尽脑汁的想了一会后,他脑中灵光乍现,还真被他想出一个法子来。

  “如今李傕等叛军势大,朝廷又在新丰输了一仗,许多人对即将在长安城下发生的一战并不看好。”在得到皇帝允许后,只见法正缓缓说道:“眼见凉州人翻身做大,当初被迫蛰伏在朝中的董卓余党此时必然会忍不住闹出动静,好让那些叛军将校们知道他们的能耐,日后在朝堂上也能有立足之地。”

  “最近这段时间他们确实在暗地里闹腾的厉害。”皇帝赞同说道:“当初王司徒入狱,引发城中士民不安,这背后何尝没有他们在推波助澜、想借此扰乱局势、好声援城外叛军的用心。”

  受到鼓励,法正更有劲头了:“既然如此,倒不如给他们一个冒头的机会,就说朝廷不满诸将叛乱犯上,要派遣使者持节前往叛军军中示以天威,勒令诸将退兵。那些蛰伏在朝、盼着与叛将通消息的人势必会争相自荐,请求派往叛军军中。这样一来,无论是董卓余党还是三心二意者,都将主动跳进朝廷彀中。”

  这一招引蛇出洞确实出彩,哪怕并不需要靠这个方法捉到刺驾的幕后主使,也能趁此机会将朝中的投机分子与藏匿下来的董卓余党给一网打尽。

  谁跳的最积极,跳的最高,谁就最有嫌疑。

  杨彪不由得侧目,法衍平时不显山露水,没想到竟然有这么一个多谋善断的好儿子。他不禁拿法正与自家儿子杨修做了个比较,最终在心里无奈的叹了口气,除了文采和学识,杨修还真没什么比得上法正的。

  看来扶风法家不仅后继有人,而且也将因此昌盛了。

  杨彪抛开一丝浮现心头的忧虑,沉吟道:“秘书郎说得有理,臣以为如今趁着李傕等叛军还未到长安,待他们踊跃自荐后,大可以寻机扣下,等战事一了便另行查办。”

  司马防在一旁却有不同的看法:“好是好计,只是愿意出使者,朝廷如何得知谁是三心二意之徒,谁又是忠贞为国之辈呢?若是将义士与宵小一概入狱,岂不是有违国家本意?”

  法正在提出这个计策时根本没有想到过这点,他毕竟年纪还小,处事不甚周虑。

  虽然对皇帝表示歉意,但法正依然坚持自己的主张:“等到朝臣自荐出使以后,尹忠等人想必也落入法网,只需两者对证,看他们平日之间可有往来、再以尔等品性加以甄别,要区分出义士与宵小其实并不难办。”

  说完以后,法正看着皇帝似笑非笑的神情,本是自信的他心里也不由得打鼓。

  虽然司马防指出了不足,但他依然认为这个方法是十分可行的,而且,他其实有句话并没有说出来。

  那就是朝中有胆气的人早在董卓专权的时候就冒出来了,何须等到这个危急关头,朝中剩下的那些大臣,还真不一定有像这样的人物。

  皇帝知道法正不确定的神态只是出于对自己是否采纳的犹疑,而不是对他所提出的计策的不自信,于是做出了最终决定,先下诏旨招募自愿出使叛军的臣子,然后使司马防派缇骑暗中监视尹忠,以顺藤摸瓜,捉获幕后主使。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