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七章 疾病瘉也_三国之献帝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他踏踏实实的做些事了。”皇帝依旧是温和的语气,像是平常的夫妻在商议家中某个不肖子弟今后的出路:“我有意让他到南海做个郡丞,去年豫章开始新试海船,想必过不了多久,便会有巨舟通行海上。南海产出富足,又毗邻交趾,他去哪里若是有心,很容易办成一桩事业。”

  伏寿知道她没有拒绝的理由,南海虽是穷山恶水,发配去哪里做郡丞形同流放,但总归比留在长安被人挑唆利用的好。

  将作大匠梁邵等人因在皇帝病时不思体恤,反而进劝修筑山陵一事导致皇帝大怒,投入廷尉狱后,被杨沛判了死罪。皇帝本有意将案件扩大化,牵扯到有人故意在背后行诅咒、巫蛊等事,借机掀起大狱,最后以荀攸等人的强烈劝阻这才作罢。

  皇帝念及后续的动作不便分散精力,以及荀攸、荀彧等人难得妥协了迁豪的政策,便及时控制住了这个念头。

  过不多日,皇帝彻底病愈,第一时间就到了承明殿处理政务,并将酝酿数日的迁豪之策告知司空赵温、车骑将军曹操、尚书令荀彧等人。他们事先已通过各自渠道得知了此事,见皇帝提出来,纷纷表示赞同,只是在其基础上出于公心私利,做了许多修改。

  得到了重臣们的认可之后,皇帝没有给朝野反应的时间,在次日便举行了常朝,宣群臣觐见,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宣告皇帝仍然是那个屹立不倒的存在。

  由于梁邵才因建议修筑山陵而被处死,皇帝自然不能再让新任将作大匠周忠重提修陵一事,但自己的陵暂时修不得,祖宗的陵可以啊。

  尤其是董卓乱政时盗掘的雒阳诸帝陵,不光是其陵墓中的珍宝遗散,更是连先帝的遗体都受到了惊扰。皇帝上仰苍天盛德,下接祖宗余烈,得以重定宇内,中兴再望,如今怎能不设法告慰历代祖宗?

  不说是将所有遗散珍宝尽数归还,最起码是稍作修复,派人时刻看护才是。

  说到修复,当年朱儁屯兵雒阳时便简单做了一番整顿,把土一掩,把树一种,从外面看不出丘陵有什么盗洞就说得过去了。

  虽然现在不能再把帝陵重新挖开,放回珍宝,以免打扰祖宗魂灵。但如何也要多派人在周围时刻看护,而说到看护,又有什么是比‘迁豪守陵’的祖制更有效的呢?

  皇帝的这一番‘孝敬’祖宗的言论一出,参与常朝的群臣立时大哗,纵然是有殿中侍御史等人不断喝止,一时也弹压不住。

  最后还是皇帝命声音洪亮的常侍谒者齐声呵斥,回声震荡在空阔的前殿,这才迫使群臣安静下来。

  雒阳帝陵残破确属事实,即便是寻常人家祖坟遭乱,发达以后也会出钱出力去修缮,更何况是口口声声说是得到‘祖宗保佑’才中兴天下的皇帝呢?

  皇帝占着一个‘孝’字,又态度强势,远非孝元、孝成这些皇帝可比,群臣正为度田的事烦恼得焦头烂额,又因梁邵等人被杀在前,几度争执,这才各退一步,暂时先修缮皇帝生父、孝灵皇帝的文陵,然后迁外地三百万钱以上的豪强前来居住,与关中的茂陵邑等陵邑一样,称文陵邑。

  至于是哪个地方的倒霉豪强先受到波及,当然是袁绍曾经割据为乱的冀州了。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