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19章 噶尔丹之祸(新书已开,今天这本会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了青海,在那里联合当地势力重新休养生息,试图东山再起。

  噶尔丹就先下手为强,在统一疆地和东哈萨克后,兵锋调转南下,开始进入青藏高原。他横扫了南疆与青海交界的叶尔羌汗国,又转攻疆地与青、藏接壤的一些小部落,追杀鄂齐尔图汗。

  被他灭掉的那个叶尔羌汗国,据说还是当年跟元朝并列的“察合台汗国”的正统后裔,成吉思汗时的四大汗国之一的后裔,如今也被准噶尔部摧枯拉朽干掉。

  而从青藏疆交界地带传回的军事情报,当然不可能立刻就送到大明这边,因为大明在当地也没有建立统治。

  明朝时,在青海是有一定的行政力量的,但也仅限于河湟一带,也就是黄河上游和支流湟水,最西的实际统治不超过青海湖,其实汉唐的时候也是这样。再往西那都是名义上的羁縻。

  噶尔丹入寇青藏的消息,足足花了三个月,到这年六月份时,才传到大明实际控制的西宁卫(西宁卫再往西,到青海湖沿岸,在明朝时就属于“乌斯藏”的范围了,不是大明流官直辖)

  而到了西宁卫之后,后续的路倒是快了一些,按照每日三四百里的正常加急军情往回送,一个多月就到了南京。

  ……

  然而,噶尔丹入寇青藏的消息传回时,时机却是非常不好,大明朝廷根本腾不出手去对付他。

  原因无他,只因小康十六年,大明刚好发生了全国性的大旱灾,自顾不暇。

  如前所述,历史上康熙十七年、十八年的时候,就发生过全国性大旱灾,而且是连着两年的“南北皆大旱”。其中康熙十八年还出现了河北地区的大地震,造成水量不算多的黄河仍然决堤了,死伤损失无数。

  毕竟哪怕是小冰期最炽烈的时期过去了,但天灾也不会连着十年八年不出现的。

  历史上康熙前期,基本上还是每个地方平均有两成的年份有大灾,剩下八成的年份能勉强过得去,或者风调雨顺,也就算很不错了。

  而这些自然环境气候变化,并不能被朱树人的蝴蝶效应改变,所以对应到如今的大明,小康十六年和十七年这两年,也就应了康熙十七十八年的连续灾害,堪称朱慈煜登基以来最严重的年份。

  考虑到古人多多少少有点迷信,大明就算普及数理教育、推广新学,但是从南京大学建校算起,至今也不过才第九年。全国的数理人才缺口依然巨大。

  这样的情况下,皇帝能不下罪己诏、不把天灾往身上揽就不错了,但哪里还能对外用兵、穷兵黩武呢?

  于是,听说叶尔羌汗国覆灭、乌斯藏地区其他一些部族汗国被噶尔丹侵扰,大明也只能先忍了。

  最后经过合计,只是让顾炎武派藩部的人去“调解和谈”,本着“乌斯藏地区,不少汗国、部族是对大明称臣的,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