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9、第一百七十九章_穿成罪臣之妻的对照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太子发现,比起王朗,其他更无用。王朗虽然也不能抗衡刑长风姚春暖等人,时常被搞得灰头土脸,但好歹还能交手两下子。

  王朗原先坐镇黔南,如今黔南得益于北方平定,南蛮也不敢太放肆,南方也随之安定下来。太子知道,对方只是伺机而动,一旦大梁虚弱,对方一定会反扑的。但是现在管不了那么多了,先解了眼前的燃眉之急再说。

  老百姓们发现,对于甘化城屠回安镇一事,这次朝廷反应很迅速。

  他们把一切的责任都推到伊春叛军身上,说是伊春叛军和当地官员勾结回安镇民,甘化城为了守住绥化,迫不得已才屠镇的。至于被甘化城绞杀的绥化之地的官员们,身为地方父母官,守土有责,却不思其责,贪图叛军所给的高官厚禄,甘化城杀得好。

  后面更是把重点放在杀官一事之上,模糊焦点,淡化屠镇一事。

  皇榜上斥责会宁、松花府、绥化等等几地的官员。骂他们: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大梁养士两百年,如今大梁有难,士却妄图献城而降,图谋叛军的高官厚禄。此等官员,不配为官,死不足惜。

  因为先有会宁、松花府等官员献城而降,还有朱大帅的归附,霍老将军的小女儿与刑长风的联姻等诸多例子在前,舆情即使对甘化城屠镇有所不满,却也因事出有因,舆情有所和缓,不再那么尖锐地抨击朝廷了。

  其他地方,因为朝廷的解释,舆情有所和缓,但伊春和缓化两地,非但不和缓,反而群情激奋。

  朝廷无耻!

  这是他们听说了大梁朝廷皇榜上的污蔑之语时的第一个反应。

  伊春的老百姓却没有那么好糊弄。

  姚春暖先前主张在伊春军屯办私塾,然后又在伊春主城办公学,这两个地方都不曾禁止大人前去学习。他们做这些,并非愚民教育,而是致力于开启民智,引导思考。加上伊春主城如今算是他们势力的经济文化中心,非机要之事,都不禁止讨论,故而伊春的老百姓都善于思考。

  而绥化呢,是事发地,当天回安镇的惨烈,他们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自然不会被大梁朝廷的话所糊弄。

  可惜,两地的老百姓再怎么不相信。大梁朝廷回安镇勾结伊春叛军的这一污名,因为缺乏有力的反驳的证据,一直到新朝建立,才被正名,被去除。

  随后,伊春城主府也发了檄文,驳斥大梁对回安镇的污蔑。

  伊春公学上,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蛋,仰望着站在台上,朗读讲解这篇檄文的先生。

  “这篇檄文城主府用的是大白话写的,檄文里先讲述事情的起因,最后反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