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7章大宋的崛起之年_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代的气氛。

  不仅如此,在东京城的街头,还出现了不少胡人面孔。

  自从大宋收回了河套地区后,西域有不少商人开始长途跋涉到东京城,与大宋生意往来。

  并且,有不少胡人来到东京城,便爱上了这座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

  这似乎也与大宋这几年对西北的战争取得巨大胜利有关。

  打通了商道之后,西域仿佛重新打开了世界大门。

  被封闭阻隔了几百年的丝绸之路,正在慢慢地复苏。

  对于西域来说,那些曾经在书籍上记载的中土的商品和繁华,如今,他们也有机会亲身感受了。

  这一年的赵桓,已经三十一岁,他回到宋朝已经整整七年。

  外面飘着鹅毛大雪。

  但是,全国的地方最高行政掌管,在靖康七年最后一个月,都来到了东京城。

  百官在朝堂上汇报了今年各自的情况。

  三十一岁的赵桓,坐在皇帝的位置上,已经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尤其是两撇剑眉微微蹙起来,更给人一种如泰山般的压迫感。

  听各地的汇报,朝廷诸公又在朝堂上公开扔出问题来讨论,足足半个月时间,几乎每天都是在争论,在妥协。

  看见在朝堂上争论得面红耳赤的官员,皇帝心中颇为欣慰。

  问题从来都是在争论中才能解决的,那些整天只知道自保,一句话不说的老油条,赵桓是最痛恨的。

  朕每个月花那么多钱请你来,就是让你杵在朝堂上一句不吭的么?

  这一年的大宋,提前了皇帝前年对徐处仁下达的五年公路计划。

  全国的公路系统铺设得非常顺利,尤其是蒸汽机出现后,水泥的制造速度翻了好几倍,水泥的生产量跟上来了,铺设道路的速度大大增加了。

  现在不仅仅是东京城到四大副都的公路全部竣工,江陵府到东京城,应天府到东京城,大名府到东京城,甚至青州到东京城,还有郑州、洛阳到东京城的公路,基本上打通了。

  因为基建大规模地铺开,商贸的效率飞速提升,商贸的发展出现一个小的飞跃,赵鼎汇报的靖康七年的交子印刷量,是去年的六倍。

  而周朝呈递上来的,今年的商税,是去年的三倍。

  整个大宋,在靖康七年,出现了一次飞跃!

  有人说,也许是靖康六年,大宋遭遇的灾难太多,苦尽甘来了。

  不仅仅皇帝北伐草原凯旋,国内更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就说京东路,前年遭遇了黄河水灾,在靖康七年一年,便恢复到了靖康三年的水平,民间的自我修复能力,在大环境得到提升后,也出现了一个飞跃。

  最直观的体现:今年许多地方出现了粮食结余!

  江南地方,在陈旉这几年勤勤恳恳地开发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这更加坚定了赵桓北伐金国的决心。

  在年末的时候,赵桓收到了来自高丽的情报。

  狗急跳墙的王楷,开始和金国那边接触了,有可能要借助金兵来对抗妙清。

  其实,这是王楷对宋国的不满,他现在打算选择站在完颜晟那一边了。

  这也是赵桓预料到的局面,他也正想着局势往这方面发展。

  毕竟人家王楷的正统,没有个名头就随便弄死,会引起高丽全国的反抗。

  高丽那个地方可比日本要富裕多了,那里的人非常傲娇,处理起来比较麻烦。

  得一步步来的,第一步是派兵驻扎,第二步就是逼王楷反大宋,找到确凿有力的证据了,就开始废王室了。8)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