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三章 脊背发凉的朱元璋,咱做错了?_大明:开局邀请朱元璋和朱棣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股取仕制度被朱元璋称为自己平生的得意之作。

  自从有了八股取仕制度之后,就再也没有所谓的南北榜事件了。

  所谓的南北榜就是南北方的士子们各自单列一个榜单出来,互不干涉。

  形成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科举环境。

  否则按照以往的取仕方法,南方仕子优势明显,北方仕子几乎全军覆没。

  长此以往,虽然自己在位的时候能够依靠强大的个人能力给压下去。

  但是等到自己离世之后呢?后世的那些君主们能不能够继续维持这种平衡。

  朱元璋自己心里也同样没有什么底,所以八股取士已经是朱元璋能够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

  可是却没想到自己的得意之作,在朱高烨的嘴里却变成了文臣们威胁皇权的根本原因。

  这让朱元璋的心里不由得一阵恼怒,既生气于朱高烨将自己的得意之作说的一文不值。

  也生气于万一朱高烨说的这些都成真之后,大明江山危矣!

  “不过八股取仕也并非一无是处,最起码现阶段来说,很好的维持了大明的稳定。”

  “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否则的话,别说等到后世,恐怕如今的大明已经是乱象四起了。”

  听到朱高烨的话,朱元璋的脸色变得好了一些,看来自己做的事情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嘛。

  但是朱高烨接下来的话,让朱元璋如坠冰窟。

  “八股取士的制度虽然不错,但是所谓的八股骈文,绝对是祸国殃民的东西!”

  朱棣听到朱高烨的话,眼皮不由自主的就开始跳起来。

  同时目光也看向朱高烨,想知道朱高烨为什么会这么说。

  “八股骈文不过是一群东拼西凑的东西,考验的不是学识,也不是治国安邦的本事。”

  “如此一来,所有的学子都会皓首穷经的去研究四书五经,不再关心四书五经以外的东西。”

  “而这些对于那些真正的人才来说,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会让这些不擅长八股骈文的举子名落孙山。”

  “现在大明刚刚立国,八股骈文还算是正常,但是长此以往发展下去。”

  “读书人只学如何拼凑八股骈文,不读策论,不识兵法,这样的读书人,对于大明来说,又有什么意义?”

  朱元璋听的脸上一阵青一阵白,不知道该怎么反驳朱高烨的话,因为朱元璋知道朱高烨说的全都是事实。

  “然而更严重的还不止这些,这些只不过是八股取仕危害的冰山一角罢了。”

  “试想一个举子被八股骈文折磨数年数十年,都无法考取功名,无数次的落榜,自然会让这些考生们心灰意冷。”

  “如果在这个时候,主考官点了这个已经心灰意冷的举子,两位仁兄猜猜会发生什么?”

  朱高烨一脸神秘的笑道。

  朱元璋和朱棣顺着朱高烨的思路往下思考,很快就被自己想到的结果给震惊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