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盛唐风华(54)一更(盛唐风华(54)长安宫廷...)_没你就不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样一个管理办法,基本就能掌握在大唐境内僧人的情况。每个寺庙的规模和僧人人数,这也能做到心中有数。

  每年,各个衙门都得把这个册子汇总了,然后得给礼部报上来。

  相对来说,安西就管的松散了。原因嘛,无外乎是度牒得花钱。当地的僧人若是没出去的打算,办那个干嘛?

  而今呢,安西大都护府免费给办理,那谁不来呢?再加上,贵族希望僧人们出去替他们看管茶山,这可以避税呀!那这肯定是要出去的。在不要费用的情况下,能办理的都来办理了。

  便不是龟兹的僧人,好似要赶很远的路。可人家出门又不需要带干粮。就像是现在,这么多僧人聚集在这里,城里的百姓都把家里的吃的喝的拿出来,叫僧人只管吃。林雨桐叫人给门口架上一口锅,别的没有,就是各种杂粮熬制的粥,这至少是热的呀。

  然后僧人们就托着饭钵,心安理得的吃着任何人给的食物。

  这么忙叨了一些日子,等雪落下来了,基本都办理了度牒。

  安西一共有多少僧人呢?只安西四镇,就有一万四千多僧人。可除了这四镇,还有二十三个都督府,涵盖了各个部落。

  这二十三个都督府所辖地的僧人统计完,一共统计了八万九千七百二十一人。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这就意味着,每三个人在养活了自己,养活了主家之外,还得再拿出一份来养活这些僧人。

  可有些事就是这样的,咱看着百姓身上的担子重,可笃信佛法的人却不这么觉得。他们觉得苦难是该受的,今生受了,来生就能过的好。于是心甘情愿,把最好的拿出来奉养僧人们。

  林雨桐看着那么一箱子的记录,然后把册子合上。

  而且,桐桐是给予,佛寺是索取。这种情况下,谁的佛理更容易叫人接受呢。

  大和尚问桐桐,“这便是殿下心中之佛?”

  她特别光棍,这么来了一下。可她身为公主,又以菩萨的名义行事,老和尚拿这种人怎么办?

  这会子有药了,汤药肯定是烫的,但零下二十多度的温度,稍微一犹豫,都能入口了。这姑娘喝的很慢,哪怕药很苦,但还是这么忍着喝完了。喝完了,林雨桐用这一只碗又舀了一碗治伤寒的药,“带回去热一下给病人喝,回头把碗送过来就可以了。”

  那药味飘的,大和尚想闻不见都难。

  这姑娘只能听懂,但是不会说汉话。林雨桐取了一只陶碗来,从最边上的一个锅里舀了一碗药,然后递给这姑娘,示意她这个是给她喝的。

  正要说话,结果就见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小步的挪过来。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