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六章_权臣本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人着黄门令之服,手上玉碟呈着一叠奏章,见英奴过来,忙整肃仪容,行礼道:“奴婢恭请圣安。”

  看他这装扮,英奴满腹狐疑:“你是何人?朕从未没见过你。”

  “奴婢是新任黄门令郑烟,今上不认得是自然,这是群臣的折子。”说着又把玉碟举高了几分,英奴不接东西,冷目盯着他:

  “原来的王涯呢?”

  “回今上,王涯得了急病,太医说怕是会传染,唯恐有损龙体,所以才换了奴婢来。”

  昨日还好端端的人,难不成染了鼠疫,闪电似的害病就没了人影?英奴一时口寒齿冷,冷笑道:“哪个太医谁诊断的,谁怕伤了龙体,又是谁换的你?”

  连珠炮的逼问,郑烟却连一丝一毫的慌张都没有,他听出英奴的暗火,只把眉眼垂得更低:“奴婢不敢欺瞒今上,吏部尚书大人通知奴婢接任黄门令,奴婢就到御前伺候来了,其余一概不知。”

  一个宦官都这般天yi无缝了,吏部尚书丁渐这个人,于嘉平二十年由大将军举荐,一度升迁至黄门侍郎。此人尤精《春秋》,学识为时人嘉奖。不过,嘉平二十五年,时任尚书令的成若敖曾上疏云:渐外静而内銑巧,好利无仁,恐惑陛下。

  成若敖生就一双老辣的眼,宗皇帝引古书之言赞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夸的便是他。嘉平年间,成若敖一度录尚书事,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上下不疑,先帝十分信任,这一纸上疏,便让丁渐在京畿无法立足,外放为官去了。

  待他再度归来已是凤凰元年的事了,先官复原职,趁着成去非请辞的当口,由大将军力保,接了吏部尚书一职,不过数月的事情。

  天下之事,人事最重,吏部尚书掌管着一朝文官的选拔考察、升迁调度,向来由高门担任。当初成去非未及弱冠,便居其位,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江左八俊的名头越发响亮,任由谁都不能小看了……

  而如今也就是仅仅数月,人事大变迁,眼下,是动到自己头上来了!

  英奴遂顺手拿起一本来,胡乱看了几眼,一时气结:又是替大将军请功!大将军整日饮酒作乐,不知功业到底在何处彰显!九锡都已加过,这是逼着自己禅位么?那些门客只怕已替大将军写好了《受禅表》!

  目光便直接落到底下署名,司隶校尉,司隶校尉,英奴默念几遍,只觉森森寒意又自脊背而起,哪儿哪儿都是他大将军的人!无孔不入啊!真真叫人冷汗涔涔!

  再抬眸看了看郑烟,身子虽恭谨有加,可那低首的神情,谁又知道是什么模样?

  始皇帝曾言,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就是布衣之怒,尚可免冠徙銑,以头抢地。而此刻,他就是连把折子甩地上的机会都没有,英奴自嘲哼笑一声,嘴角渐渐凝霜。

  

  请收藏:https://m.bq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